ID: 3570551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23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3课,开疆拓土,对外交流,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学习目标: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学生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和地理学科整合。以及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来源:21cnj y.co m】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21cnjy.com 教学重点: 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桥梁作用。 教学难点: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 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的女主角就是王昭君,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生于唐朝,昭君出塞是为了汉匈和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匈和战。21教育网 新课讲授: 一、汉匈和战 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逐渐兴起,经常南下到黄河流域袭扰。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直接影响到河套与西域地区的安定和发展。中原王朝和匈奴经过了多次战和。汉武帝时昭君出塞使得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朝军初赛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张骞通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出处:21教育名师】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骚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