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72695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356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专题
  • cover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在宠爱中成长,课业负担过重,与家长沟通少,诸多原因使得现在不少的中学生漠视生活中的真情,从而在阅读中忽视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这种影响又只能通过熏陶感染才得以实现。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设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自我对话的情意场,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培养良好的鉴赏习惯与鉴赏品质。正是本着这一理念,我对高二年级《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置,旨在使学生于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亲情之美、文言之味、课堂之趣。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美丽的课文等待发现美的眼睛。“有为而为”的阅读鉴赏,要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对审美对象的品评能力,从而达到情感与理智、直觉与认识、自觉与非自觉的完美统一。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运用“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去挖掘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之美与艺术匠心。【来源:21cnj*y.co*m】 教材分析 明代归有光的《顶脊轩志》,是一篇借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列于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如泣如诉”一板块。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由物及人,即事抒情,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淡,悱恻动人。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年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探讨课文思路等任务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因为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高中生来说,归有光的文章他们可能会觉得太平淡,难以真正把握其艺术价值。21教育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文章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对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藏的浓浓深情;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心中的亲情,培养其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 ;掌握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技巧。 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堂课以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为主。学生自读课文,寻找感动点,找出文中精彩处并作鉴赏和分析,归纳这一类作品的鉴赏方法,并于课后仿写一段文字。笔者认为这样的训练,坚持以时日,能够让学生学会怎样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生活,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不断增加他们的人文积淀。 课前准备 学生:在第一课时了解作者,疏通文字,熟读课文,大略理解文意。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案例描述】 片断描述1 体验文章的情感之美 明人王锡爵评价本文说“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到概括这“欢愉惨恻之思”的一句话吗? 生:我认为是“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 师:那么作者喜从何来,悲又自何出呢? 活动设计: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最能体现作者或喜或悲情感的句子,并以“喜(悲)在 ”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解读。21cnjy.com (学生阅读,动笔,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追问。) 生:“余稍为修葺……室始洞然”一句表达出喜悦之情,喜在书斋修葺后的完好与明亮。 师:“完好” 指的是什么? 生:“不上漏”,不再有“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的尴尬。 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