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一课时 气象灾害 新提升·课时作业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双选)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1~2.【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发生旱灾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第2题,本题考查了新疆地区洪水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我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 1.BD 2.CD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答案】 A 4.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解析】 深挖河道能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 B 2015年8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6.华北地区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5~6.【解析】 第5题,高温和干旱是相关联的两种天气现象。高温是因为久晴无雨,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对地面和大气持续增温,而又得不到降水的调节所致。能形成干旱无雨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第6题,华北地区在历史上多发旱灾,主要是因为地处季风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当夏季风势力较弱、长时间停留在南方而到达不了北方时,多出现南涝北旱的现象。 【答案】 5.B 6.C 截至2014年9月,我国已发射多颗气象卫星,这样一个庞大的气象卫星计划,将为我们各行各业,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气象卫星的产品。据此回答7~9题。 7.7月某日,气象卫星拍摄到北太平洋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旋涡状云团,关于该云团及其所反映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反气旋 B.从气压角度看,该系统可能是一个低气压 C.该系统中心气流下沉辐散,给当地带来大量降水 D.该系统强烈发展就会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8.气象卫星跟踪发现,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影响到浙江宁波,使宁波先吹东北风,后风力加强,并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 ) A.向东南移动 B.向西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 D.向东北移动 9.下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