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80429

第2课 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0892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原始,农业,村落,生活,课件
    备课组 历史备课组 主备人 执教者 课题 第2课 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 单元(章节)课时 1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师复备栏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半坡村落和河姆渡村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兽品种、生产工具。感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并相应地联系地方史相关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并对其生活情况形成合理的想象。 2.知道早期村落概貌,以及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及其他成果。感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高超的手工业水平。 3.通过图片观察及文字解读,分析、判断其中反映的历史特征,提升从历史图片和模型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识读图文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问题思考,使学生了解原始的农耕生活,感知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特征情况。 2.运用设问和回答以及讨论完成本课学习,使学生感知新石器时代的成就及先民的智慧和艰辛的生活,并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知识巩固练习和探究性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原始农业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原始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使人走向定居生活。 2.通过半坡村落和河姆渡村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兽品种、生产工具等史实,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和其他成就等,使学生感知祖先的聪明智慧。感知先民为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殊贡献。 3.通过地方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精神和对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先民的定居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生产促进了先民的定居生活。 教学 方法 主要教法 讨论法、讲授法、列表归纳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多法结合。 学法指导 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 教学 辅助手段 PPT、教材、相关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香喷喷的一碗米饭”的图片,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展示“农民割稻”图并指出:米饭是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食物,它由农民种植的水稻加工而成,对此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人类自诞生开始就知道种植水稻等庄稼,把它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吗?(学生回答)(不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等),知道他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住在洞穴和树上;那,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种植庄稼,并建造房屋居住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2课 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 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7页)现在我们来共同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后进入课文学习) 【新课学习】 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看本课内容分为几个大点来让我们一一学习?(学生回答,教师展示) 原始农业的产生 问:原始农业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气候条件,生存经验;补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不同,这就导致了各地作物的差异,但大体上可分为南方作物和北方作物。 问:我国南方和北方各种植的是什么作物呢?(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展示粟米的图片,让学生对北方的粟米有直观的感知。 问: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北方种植粟,南方种植稻的呢?(学生回答)(考古发现)教师展示考古发掘图及相应化石图片,并指出: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依据。 过渡:既然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开始种植庄稼了,(教师展示农耕图)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农耕图》想一想,他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刀耕火种”。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