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83987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22 张可久散曲二首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837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张可,散曲
  • cover
课件5张PPT。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 张可久(约1280—约1348),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他的散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且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等。 2.写作背景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沉沦下僚,生活窘困,看尽世态炎凉,对生活的感受深切,感情是沉痛的,因此他用散曲表达自己的不满。 《【正宫·醉太平】无题》 张可久境遇凄惨,加上世态人情淡薄,社会风气极端恶劣,混浊污秽,作者深处其中,激愤难抑,在作品中他对这种社会风气进行了抨击。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曲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 2.《【正宫·醉太平】无题》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这首小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提示:这首散曲辛辣地讽刺了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揭露了世俗风气的腐败,指出贪财是世风腐败的根源。作者痛恨丑恶的世风,不甘同流合污,只求独善其身。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比人心山未险。 点评:这是这首曲的第二层,以之煞尾,颇出人意料。不过,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天台山之“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为有了这一句,才使全曲的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作,成为格高意深之杰作,真乃豹尾。 2.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点评:人人都嫌弃讨厌命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地指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3.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点评:比喻清白无瑕者接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而变坏。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影响。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