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92699

2016-2017年《金版学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8517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6-2017年,第七,版含,Word,履者,且买
  • cover
第七单元 《韩非子》选读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韩非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韩非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君 子 道 其 常 小 人 计 其 功 赏美文 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守望者”往往被诠释为负责为一国或一人指出 过错,以使国家永昌之人,让我联想到古文中的一个同义词———法家拂士”。诚然,谋求国家安定与发展,必然需要“法家拂士”这一群正义者。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因为若无,也许意味着一个 朝代的完结,或一个国家的覆灭。历朝统治者多以夏桀、商纣为戒。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此二者独断专制、残暴有加,不虚心受谏,反而虐杀“法家拂士”。于是他们的统治是短暂的,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轧过他们的那页。试想,当“法家拂士”被屠尽,又有谁能为一国之兴尽己智谋、献其忠心呢?朝代更迭、国家覆灭是没有“法家拂士”的苦果。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在历史的 关键时刻,我们不难发现那一群法家拂士们高大的身影,是他们,将名利生死置之度外,作出种种努力只为国家的再繁荣或民族的昌兴。那些闪耀的身影中有卫鞅,有王安石,有张 居正,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艰难的改革后却反遭噩运,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但对于国家的安定昌盛却是一大幸事。而放眼近代,我们更不会忽视那些豪情 ,那些凛然正气,那些义不容辞与前赴后继。“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戊戌六君子为唤醒国人而甘愿伏在刀口寒光下,鲁迅先生日日笔耕不辍书写思想,孙文先生奔走呼号“自由、平等”……在国家的大厦将倾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凶兆却没有逃之夭夭,而是毕其精力以一肩相扛,从不考虑自身而只愿国家早日安定,山河早日风光霁月。历史证明,如若没有这一群正义的“守望者”,国将何安?家又安在?———国之安多么需要这样一群法家拂士,痛斥现状之黑恶,开出一剂复兴的强心针。 纵观古今,没有法家拂士,国运难昌 。历朝开国后一段时期往往较为繁荣,是因为统治者愿采纳谏言而不只听媚辞。中华民族在大劫难之后,复兴重建之时,更不可忽视对“法家拂士”的培养、保护与鼓励。保护与鼓励“法家拂士”,培植社会正义的中坚力 量,就需要国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不禁锢人们的某些思想自由。而作为我们,国家的公民,更当以史为鉴,学习前人置利益于度外、敢于维护国家安定的勇气与精神,全面提升自我以成为“法家拂士”的一名。当全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意识到了“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并为此积极行动的时候,我相信中华国运必昌,金龙之腾飞指日可待矣。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韩非子的深刻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持“人性恶”的观点,他总是以理智严肃的目光剖析现实,大胆暴露各色人等的心理阴暗面和人性的劣根性。 据统计,《韩非子》一书共 有寓言故事三百多则,居先秦各家著作之首。这些寓言故事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有的是根据现实生活加工而成。韩非子常常借寓言故事鞭挞世态人情,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态加以简笔式的漫画,虽三言两语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多讽刺嘲笑,如主观主义的“智子疑邻”;不懂得防微杜渐、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没有真才实学,最后只能逃之夭夭的南郭处士;重形式轻实质的“买椟还珠”;“郢书燕说”里那位穿凿附会的燕相国;只信教条、墨守成规的“郑人买履”;恶人当道、法术之士的主张难以推行的“狗猛酒酸”;泥古不化的守株待兔人;尴尬可笑的卖矛又卖盾者等等,韩非子都写得非常简洁冷静,这些人物经韩非子画龙点睛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