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93446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八):维护和平的尝试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27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6-2017,版含,Word,尝试,维护和平,测评
  • cover
学业分层测评(八)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分析各项。A、B两项叙述不准确,也不符合“机制”的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答案】 D 2.20世纪20年代,苏俄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解析】 《拉巴洛条约》暂时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实现了和平共处,但无法保障苏德世代友好,二战时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典型例子。 【答案】 D 3.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桑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解析】 从《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不难看出 出卷网,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德国不可能长期忍受其约束,不是“关系之改善”,故A项错误;《洛桑条约》表明土耳其人民经过斗争,终于维护了国家独立,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帝国主义的战后体系形成一次强烈冲击,不是“西欧各国关系”,故B项错误;在洛迦诺会议上,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洛迦诺公约改善了德、法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故C项正确;《非战公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6·宜昌高二检测)基辛格称德国 出卷网外交家斯特莱斯曼是“左右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斯特莱斯曼利用英国的“扶德、抑法、反苏”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复兴。德国逐渐摆脱战败国的地位,1929年德国的生产超过了英法。从中说明德国重新崛起的主因是(  ) A.大国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 B.有效利用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 C.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 D.“亲英、抑法、反苏”战略正确 【解析】 一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巧妙利用了 出卷网英法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英国与苏联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为自身经济的恢复和国际地位的改善创造条件,实现了重新崛起,故A项正确;当时世界的最主要矛盾是英美矛盾,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和外交战略的正确,只是德国重新崛起的条件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A 5.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等15国签订《非战公约》,下列对《非战公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B.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C.它是首先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D.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解析】 《非战公约》规定 出卷网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故A项正确;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的是《洛迦诺公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在《非战公约》以前,西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故C项正确;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B 6.《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 A.《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