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96639

苏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3.1 渔父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570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语文,必修,同步,教学课件,渔父
  • cover
课件42张PPT。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学法提示 1.积极地积累文言文知识,重视总结归类,努力做到举一反三,在训练中提高迁移能力。 2.朗读、背诵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熟读成诵,增强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3.运用精读法,揣摩作品中语意丰富的语句。以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文章的内涵。生存选择渔 父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屈原被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以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这种浪漫主义诗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楚国的风物,富有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从总集名称来说,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 1.注字音 2.识通假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多义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晓古今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辨活用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记特殊 ●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 ②不复与(之)言 ●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游于江潭(介词结构,“于江潭”后置) ②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结构,“于物”后置) ●被动句 ①屈原既放(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放”,被流放之意) ②是以见放(“见”表被动) ●定语后置句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汶汶”分别充当“身”“物”的定语)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7.积名句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一】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分析人物形象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参考答案: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参考答案:隐者形象。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不愠不怒、心平气和。对屈原的形象具有对比、衬托作用。 3.《渔父》中的两次对话的用意是什么?对话的内容又反映出了怎样的两种思想? 参考答案:第一次揭示出悲剧根源,第二次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 两种思想意识:一种是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一种是不分是非、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处世方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