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人站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梯中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秒(s)、米(m)、牛(N) 答案:B 解析:伽利略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人站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梯中,由于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如果与运动方向相反,速度会减小;力学的基本单位是秒(s)、米(m)、千克(kg).B选项正确. 2.(2011·潮州高一检测)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一定等于砖的重力 答案:B 解析:砖对手的压力和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C错误,B正确;由于砖处于超重状态,压力大于重力,选项D错误. 3.下列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B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B项正确. 4.质量为1 kg的物体A和质量为3 kg的物体B,它们分别在F1和F2的作用下,产生相同的加速度,则( ) A.F2=F1 B.F2=3F1 C.F2= D.F2= 答案:B 解析:由F=ma可知=,F2=3F1. 5.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导学号51090178)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甲、乙、丙同时到达 C.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答案:C 解析:设底边长为s0,倾斜角为α,则斜轨道长为s=,下滑加速度a=gsin α,由s=at2可知t==,即t=,所以当sin 2α=1时,t最小,即α=45°时,t最小.C选项正确. 6.(多选)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答案:CD 解析: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但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可能为零,故选项A错误,D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但不一定是速度的方向(运动的方向),合外力与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选项B错误,C正确. 7.(多选)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导学号51090179)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D 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t1秒内,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所以外力F大小不断减小,选项A错误;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外力F大小等于摩擦力f的大小,选项B错误;在t1~t2秒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所以外力F可能不断减小,选项C正确;若物体静止前,外力F已减至零,则此后,外力F必再反向增大,选项D正确. 8.(多选)(2016广东惠州模拟)下图为水平面上一物体在吊车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导学号51090180) A.前3 s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前3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最后2 s内的平均速度 C.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7 m D.第4 s末的拉力为零 答案:BC 解析:前3 s内物体加速上升,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前3 s的平均速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