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99823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31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版,八年级,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内的生字词。 2.体会文章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3.了解香港的有关历史 【学习重难点】 1. 体会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2. 了解香港的有关历史 【温故互查】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 瞩( ) 凝( ) 督( ) 荆( )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 瞩目: 3、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说一说香港历史。 【设问导读】 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要求做到:每个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一人做好记录,推举一人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成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21cnjy.com 用三至五分钟读完课文,说说课文选取了哪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事件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2·1·c·n·j·y 【当堂检测】 本文流露作者怎样的情感?作为中学生的你有何感受? 【巩固练习】 阅读附文,说说我国政府为何能成功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 【拓展延伸】 积累下列爱国名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别了,“不列颠尼亚”》答案 【温故互查】 1.diān zhǔ níng dū jīng jiàn 2.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3.略 【设问导读】 1.略 2.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21·cn·jy·com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3. 1)一指当年远征军从海上来,通过海面战争(鸦片战争)强占中国香港,二是指英国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坐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也象征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结束.暗含着作者凝重的自豪感。 2)香港不再被英国操控,提督府里也不会再有人住进去 。 3)作者表达的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宣告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表现了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的心情。(大意对即可) 21教育网 【当堂检测】 1.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感受略 【巩固练习】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