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05919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1专题《致橡树》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315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
  • cover
致橡树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增强独立平等意识。 2.了解意象之于朦胧诗表达的作用,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人的爱情观,强调独立平等意识的现实意义。 难点:对诗歌后半部分意象选择、语言表述的理解。 ● 设计思想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是因为它回归诗歌写作传统,借意象表情达意,那么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弄清意象的特征,与情感间的联系。就思想内容而言,由于时间的距离,当时人心领神会的思想,在今天的学生这里又变成朦胧的了,因而后半部分的内容当作为难点对待。另外,诗歌张扬的独立平等意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予以强调。 ● 教学资源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福建龙海,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1]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3.《致橡树》教学PPT ●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观看ppt ppt简介作者舒婷,知识灌输。 ●解题 听讲 讲解,准确把握题意。 ● 导读课文 1.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3.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 1.将诗歌一分为二。 2.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 倾听、朗读,寻找,思考,阐述。 1.到“不,这些都还不够!”为止为第一部分,写作者否定的爱情;后面为第二部分,写作者肯定的伟大爱情。 2.①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前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后者只知重复对方的声音,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力,表现出的是奴性。作者借“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否定依附性的爱情观 ③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作者借“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否定奉献性的爱情观。 展示ppt 主导学生活动: 朗读诗歌第二部分。 提问:1.这一部分提及那些意象?作者所说的伟大爱情是怎样的? 寻找,思考,阐述。 木棉,根,叶,枝干,花朵。 2.独立平等,相互支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