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5493

2017湖南中考试题研究语文重难题型补充题—议论文阅读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618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湖南,中考试题,研究,语文,重难
  • cover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6分) 心有所信,才能行远 向贤彪 ①“80年前的红军长征,在时间上虽然离我 们那么远,但在空间上却与我们那么近,以至能时时呼吸到英雄的气息,感受到历史跳动的脉搏,甚至在我们的血液中,也融进了红色的基因。”   ②一位当代军人对红军长征的感悟,引人深 思。的确,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大多数都没有亲历过80年前的那场远征,但她却如生命的脐带,将人们紧紧连接在一起。当我们乐享生活时,常会想起是先辈的鲜血才换来了今日的幸福;遇到困难时,常会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来激励斗志。有人说,“在动荡不安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走好每一个人的长征路,更需要从红军长征中不断汲取精神动力。   ③这种精神动力,源自“跟党走”的坚定信 仰。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在长征最艰难之时,许多人不知道部队明天要开拔到哪里、最终将落脚何处,但红军将士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跟党走,跟着理想信仰走,就是向着光明的前途走。这种忠诚信仰的力量,何尝不是发自内心的看齐追随。“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今天,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对党忠诚的信仰不能变。惟其如此,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路上续写荣光。   ④这种精神动力,体现于 “坐第一船”的勇气担当。大渡河边,萧华问红一营官兵:“谁愿意坐第一船去?”话音刚落,全营官兵争先恐后,共产党员更是冲锋在前,从而夺取了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对红军而言,无所畏惧、冲锋在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牺牲自我、顾全大局是共产党员的本分。凭着敢于“坐第一船”的精神,红军逐渐威名远扬、无敌于天下。今天,精准扶贫脱贫“攻城拔寨”,全面深化改革“爬坡过坎”,更需“坐第一船”的勇毅。像红军那样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勇挑重担、勇于牺牲,改革之船方能渡过激流险滩,抵达胜利的彼岸。   ⑤这种精神动力,离不开“战苦军犹乐 ”的战斗豪情。长征艰苦卓绝,但大家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行军途中,在背包上贴着字条学文化;半路休息,打起竹板唱山歌鼓舞士气;露宿营地,贴告示、刷标语宣传革命……红军“记忆着过去的黑暗,但更面朝着太阳”,一次次在绝境中杀出希望之路、胜利之路。尽管早已告别了长征那般的艰苦条件、恶劣环境,但在新的长征中,各种挑战与考验仍然不容低估。方此之时,我们尤需保有坚定信心和豪迈气概,不断成就“全新的自我”。   ⑥作为“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 长征所铸就的精神滋养了一个伟大的党、一支伟大的军队,成就了一段人间传奇。赓续传扬好长征精神,让其化作永不褪色的记忆、永不变异的基因,我们必能在新长征路上激荡起磅礴的力量。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9日 04 版) 1.文中作者主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2分)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分)心有所信,才能行远(走好每一个人的长征路,更需要从红军长征中不断汲取精神动力) 2.(2分)举例论证。列举“强渡大渡河”的事例证明了长征精神中 “坐第一船”的勇气担当这种精神动力的重要,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第④段的论点是“这种精神动力,体现于“坐第一船”的勇气担当”,后面通过红军在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 无所畏惧、冲锋在前的事例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由此可知是“举例论证方法”,进一步证明了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动力的重要。 3.(2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了论点,长征所铸就的精神对我们党和民族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出号召,提出希望:赓续传扬好长征精神,让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