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重,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健忘、响彻云霄”等词语,掌握字形、具体语境中的字音和意义。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熟悉课文,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4、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用具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思路设计 一、真情呼唤,交流引读。二、默读感知,把握主题。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四、体验拓展,互动释疑。五、课堂小结,寄语同学。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 学生参与 一、真情呼唤,交流引读。1、轻声呼唤:同学们,让我们静下心来真情地呼唤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并感受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2、交流引读:学生真情告白,教师相机引读。当我们用稚嫩的嗓音呼唤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感受必然是亲切的呵护!然而,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唤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对此,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了一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来控诉法西斯强盗的凶残,让我们进一步地来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板书课题及作者)二、默读感知,把握主题。1、学生默读课文,畅谈读后感受。2、学生试着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3、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1、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明确: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这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2、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3、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例: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