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2753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27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上册,单元,14课,故宫博物院
  • cover
故宫博物院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题介绍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文体都是说明文。《故宫博物院》如同一篇解说词,按照空间顺序,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侧,逐次介绍建筑物。这种顺序安排,既符合一般的游览参观习惯,也符合故宫各建筑物之间的主次关系。作者条理分明的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规模和层次井然的布局,重点介绍了三大殿,使我们了解到故宫的位置、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等多方面的知识,也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奢靡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能力目标: 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 3、学习本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34年生。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文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 2、积累字词: 紫禁城(jīn)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额枋(fāng) 蟠龙(pán) 攒(cuán) 磬(qìng) 鎏(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 藻井(zǎo)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迥:指距离很远。 三、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 四、理读,梳理文脉 1。、理顺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1—2) 总述故宫概况(位置、历史、规模、总特征) 第二层(3—15) 分述故宫宫殿建筑。 第三层(16) 纵览故宫,照应前文。 全文结构为“总分总”。 对故宫的特点需要抓住前文和后文的一些关键词句,如第2段“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最后一段“宏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等。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本文从整体体现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要理清这一点,关键是要抓住文中的一些方位词。 ———穿插“倾听作者”。 写故宫,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把故宫的面貌、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功能等,向听众和读者交代明白。所以,我首先选定一条明确的线路:从南到北,基本上沿着中轴线前进,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加以分述综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比较清晰明了。 五、故宫的特点: 1、规模宏大壮丽 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