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28853

第7课 戊戌变法43张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762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戊戌变法,43张
  • cover
课件43张PPT。温故启新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C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外国资本的挤压 C、“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时代特征:背 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实业家张謇. .. .孙多森在上海开办的面粉公司王 韬郑观应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发展民族工商业 兴办新式学校 实行君主立宪维新变法的主要过程兴起维新思想的阐发和宣传 公车上书发展广泛传播组织领导思想论战提出纲领高潮百日维新失败1898年9月戊戌政变公车上书 时间:内容:1895年春原因:反对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上书者:康有为、梁启超等 公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 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梁启超( 1873~1929 )康有为( 1858~1927)康有为( 1858~1927)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戊戌变法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结局:失败影响:轰动全国,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活动呢? ? 1.创立<万国公报 >(后改为《中外纪闻》)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成立强学会--政治团体形成3.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万木草堂中外纪闻强学会南学会实务学堂时务报保国会国闻报4.与顽固派论战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5.三次上书光绪帝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失 败 后创《万国公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三次上书 光 绪 帝倡导变法光绪帝接见 康 有 为光绪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变法开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1. 1898.6.11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三、变法高潮—百日维新2、百日维新的内容: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阅读材料: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了各种谕旨约108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