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0041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37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文版,八年级,上册,单元,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cover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的科学知识,说明花朵的红色是由于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花“红”的原因,通过巧妙设计题目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品析本文准确、严密和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美丽的景色,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的各种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展示图片)同学们,当你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儿的时候,当你享受这些花儿带给你的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写的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 二、知识回顾 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 1、分清说明类型 2、掌握说明对象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4、理清说明顺序 5、判断说明方法 6、辨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检查预习 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吗? 灼 ( )伤 裸( )子 萎谢( ) 分泌( ) 芙蓉(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褪色( ) 柑橘( ) 五、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的? 物质基础(2-4) (2)物理学原理(5) (3)生理需要(6) (4)进化观点(5)自然选择(8-9)(6)人工选择(10) 课文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六、合作探究 1、六个方面的原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明确:本文说明的六个方面,前四个都是属于花红的内在因素,而后两个则属于外在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这种按照事物内在的主次安排行文的先后次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顺序,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 2、四个内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首先,还需要,还有……按照内部规律,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3、齐读有关第一个原因的2———4段,思考: 花儿为什么呈现红色、黄色和白色? 红花:在它的细胞液里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 黄色:因为它的体内,含有胡萝卜素。 白花:之所以它的颜色是白色,因为在它的细胞液里不含色素。 4、第④段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添色木芙蓉”,它有什么特点? (会变色:每一朵木芙蓉花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早晨白色,中午变成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 添色木芙蓉一日三变,这个例子为什么不放在前面? (前面介绍了三种颜色的花之后,再举这个变色的花,从一般到特殊,显示了说明的严密。) 七、重点研读 文章不仅运用了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还用了说明方法。 1、朗读第10段,找出本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