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2616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37张ppt)+教案+视频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45681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ppt,37张,课件,教师
    课题: 第16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内容有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二、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目标: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 习近平与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 教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会谈并深入交换意见: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元首亲切会谈,那么这两个曾经二十多年没有握手的国家,关系是如何走向正常化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一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风采。 第一篇章 跨洋握手--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教师: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0页第1、2、3自然段并结合前面所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状况如何?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向正常化的? 展示:材料一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包围军事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和协议,并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苏联的霸权主义》 讨论:新中国成立20年美国对中国采取什么态度?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请你分别从美国、中国两个方面去考虑。小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发言。 小组1:美国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小组2:从美国来说: 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 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小组3:从中国来讲: 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2.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设计意图: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我采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史料分析法突破本课的难点。同时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