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3143

13 祖国美景知多少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210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祖国,美景,多少,教学设计
  • cover
13 祖国美景知多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祖国的风景名胜,了解取景和构图的知识。 2、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能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欣赏和描绘祖国的美景,从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为“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祖国美景之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再进行写生表现。根据本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决定让学生自己带风景图片来,写生图片上的风景,这样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又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祖国的风景名胜,欣赏感受祖国的美景;学习用风景写生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风景写生时如何选景和构图,如何区分画面的主次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概括表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出示三潭印月照片,认识名胜古迹。 1、认识近、中、远景。 师提问:同学们这是哪里的风景名胜?你们有去过吗? 学生答:这是杭州的三潭印月,我有去过,我没去过。 师:无论有没有去过,现在我们就看到了这处美丽的风景,画面中的最美景物是什么呢? 学生:水、石塔、断桥、远山等。其中石塔是画面中的主要景物。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石塔的形状大小一样吗? 学生:我发现石塔的形状一样的,大小不同。近处的大,远处的小。 师:由于我们的视觉观察规律,看到的物体会呈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等透视变化,形成近、中、远三个不同空间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2、收集祖国美景,汇报交流。 师:如此优美的西湖风景,只能在杭州才能看到吗 学生:是啊,我们在杭州可以看到,在老师展示的图片里可以看到等。 师:师课件出示一元人民币,你们看西湖风景还出现在哪里呢? 学生:在人民币上。惊讶! 师:美丽的三潭印月图还可以出现在大家使用的人民币中。出示人民币小知识。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的流通。)人民币重要吗?那把美丽的景色印入人民币中,说明祖国的山河风景也是同样重要。(出示10元、20元人民币)锦绣河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要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除了老师刚才介绍的几处风景名胜?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呢? 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祖国美景知多少》。 活动2【讲授】传授新知,掌握构图方法。 师出示风景图片。(雄伟的长城,优美的荷塘,瑰丽的北京故宫,壮阔的黄果树瀑布。)祖国的景色美吗? 生:美。 师:如果我们对着这些美景画下来,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什么? 生:对景写生。 师:画家们常常也以对景写生的方式把祖国的美景画下来。在写生的过程中是一模一样的画下来,还是对景物进行一定的取舍。(出示风景照与画家照片比较取景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出示大范围取景和小范围取景图片)哪个画面更适合表现呢?为什么? 生:取景范围太大,不好表现。取景范围小点,可以很好的确定主题形象,方便画出来。 师:为了方便取景,我们可以用自制的取景器来取景,或着用手指搭成框状来选取景物。 (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取景器,试着玩一玩) 师小结:同一处景物可以用多种构图形式来表现,不同的构图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主体。一幅好的画面构图,一定是景物的主次分明,层次丰富。 活动3【活动】实践体验,提高造型能力。 1、学会取景、构图。 师:这里有一处景物,想请一位同学来帮助老师做个取景够图,谁愿意呢? 生:使用取景框,作多种取景练习。选择最喜欢、最合适的构图方式,师生共同使用记号笔写生对象。 2、写生练习 师边示范边总结:(1)先确定好主体景物的位置和大小,勾勒出画面的大体轮廓,对于主体的描绘也要有所取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