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3张PPT。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一二三四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及成因。 2.其他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沿海地带的台风灾害等。 思考讨论黄淮海平原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为什么? 提示春季。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春旱严重。一二三四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 有洪涝、地震、台风等。 2.多发原因。 (1)本区受海洋影响强烈,是全国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2)本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较多。一二三四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2.灾害多发的原因。 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 3.主要灾害。 以干旱、水土流失为主,此外还有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 4.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黄土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暴雨较多,冲刷强烈。一二三四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1.位置。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1)地形因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高原、深谷和盆地。 (2)降水因素:降水丰沛。 (3)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4)地质因素: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与东南沿海灾害区 材料一 新华社记者2013年3月25日从国家防总获悉,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冬麦主产区大部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明显回升,土壤失墒加快,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旱情有所发展。 材料二 强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1时15分左右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据国家防总初步统计,截至7日14时,“菲特”造成浙江共874.25万人受灾,死亡10人,失踪4人,倒塌房屋3.06万间;余姚市全城70%被淹五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福建省4市12个县(市、区)104个乡(镇)2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20间。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多发? 提示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的原因:①夏季风停留时间短,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特别是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加剧了春旱;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黄淮海平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受不稳定的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际、季节变化大;②本地区河网密度小,河流入海口少,平原地势低平、多低洼地、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河流排水能力差,河水泛滥造成水灾。探究一探究二(2)为什么黄淮海平原也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 提示黄淮海平原位于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上,所以易发生地震灾害。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地震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该地区这些自然灾害多发? 提示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地震、台风等。 多发的原因:①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②由于台风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③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时常发生。探究一探究二1.黄淮海平原旱涝多发的原因 探究一探究二2.东南沿海灾害严重的原因 由于地处海陆过渡带使东南沿海深受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且危害严重。探究一探究二【例1】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A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2)提出减轻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与所在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有关。降水量多,降水变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