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4837

2017年湘教版地理选修5同步教学课件:本章整合3自然灾害与环境

日期:2025-11-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420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7年,教版,地理,选修,同步,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10张PPT。本章整合12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我国各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各不相同。121212【例1】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2解析:地震、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方面思考;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可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方面思考。 答案:(1)自然原因: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频发。 (2)人为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122.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和黄土高原地区旱灾的异同 12【例2】 读2010年7月全国主要的和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简析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夏季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及其形成原因。12解析:第(1)题,从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分布范围、财产损失等方面说明2010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2)题,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多形成炎热干燥天气。第(3)题,夏季,我国各地降水集中,洪涝灾害最为广泛,这与大气环流形势及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关系密切。 答案:(1)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生命、财产损失重等。 (2)副热带高气压(或反气旋)在江南、华南长时间停留,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或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灾害类型:暴雨。成因: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暴雨天气。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