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37506

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2.2 歌声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86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语文,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 cover
12 小 英 雄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学习小姑娘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2.学习小姑娘在险境中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3.讨论: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个小姑娘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歌  声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①在海上触礁②了。[句导读:这句话向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起因。]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③,等待着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④,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段导读:马金纳乘坐的轮船触礁沉没了,他长时间泡在海水里已经绝望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起因,马金纳乘坐的轮船触礁,他在水中筋疲力尽,已经绝望了。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⑤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段导读:马金纳在绝望中听到了歌声,从而激发了他求生的愿望。 不久,马金纳看到,在雾气笼罩⑥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句导读:这句话写小姑娘年纪虽小,但非常坚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⑦的歌声传播⑧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⑨过来了。 段导读:这段话描写了马金纳看到了唱歌的小姑娘,很多人被她的歌声吸引过来。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经过,小姑娘的歌声把马金纳和远处的难友聚拢过来。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⑩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段导读:写小姑娘的歌声增添了大家的勇气和力量,遇难的人们获救了。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这部分写事情的结果,遇难的人们获救了。 字 词 导 读 ①不幸:表示不愿发生的事发生了。 ②触礁:船只在航行中触撞暗礁。 ③挣(zhēnɡ)扎:用力支撑或摆脱。“挣”也读zhèng。 ④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⑥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⑦激昂:形容情绪、声音激动昂扬。 ⑧传播:传送或散布。 ⑨聚拢:会聚、合拢起来。 ⑩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在险境中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讨论: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个小姑娘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一 课件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播放课件。 在一个不平静的夜晚,一艘轮船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突然,轮船不幸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这些人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真实的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歌声。 4.齐读课文题目。 二 质疑 1.读了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甲:“歌声”与这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学生乙:是谁的歌声 学生丙:为什么要唱歌 2.疏疑。(两个问题:①是谁的歌声 ②为什么要唱歌 ) 三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的目的。 (2)遇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3)初读课文,看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情况。 (1)重点检查几个词的读音。 乘坐:应该读成“chéng zuò”,不要读成“chèng zuò”。 触礁:应该读成“chù jiāo”。 挣扎:应该读成“zhēng zhá”,“扎”是多音字。 (2)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3)通过初读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我知道是一个小姑娘的歌声救了许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