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8116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861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历史,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 cover
课题: 第6课 难忘九一八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内容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标准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形成学生的大局观、民族利益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心里很难受。 教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九一八变成了一个悲惨的时刻,从此东北三省的人民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而只能到处流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九一八事变。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教师:抗日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形象地再现了这段历史。 展示: 新编“九一八”小调 (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教师:“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展示: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他把主要兵力用于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蒋介石把主要兵力用于围剿共产党。 展示: 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 次序 时间 国民党兵力 第一次 1930年 10万 第二次 1931年 20万 第三次 1931年 30万 第四次 1932年 50万 第五次 1933—1934年 100万 教师:蒋介石把枪口对准了共产党领导了人民武装力量,而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但东北人民却不甘做亡国奴,奋起抗争。 展示: 新编“九一八”小调(二) 九月十八又来临,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 铲除卖国贼,打倒日本兵。 攻城夺地杀敌人,游击战争真英勇。 日本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一说这些“铁的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学生:抗日义勇军是由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的。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展开的第一次激烈的战斗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这悲壮的一幕。 学生:讲述嫩江大桥之战及马占山的英雄事迹。 教师:除了这些“铁的义勇军”,东北还有什么抗日力量? 学生: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展示: 教师:这就是杨靖宇,哪位同学给我们讲一讲杨靖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