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8118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273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历史,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over
课题: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南昌起义。 2.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3.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三、重、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视频。 教师:这面鲜艳的八一军旗诞生在南昌起义的炮火之中,走过了井冈山的硝烟,铸就了今天强大威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的辉煌。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走进南昌起义! (设计意图:以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的八一军旗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学本课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南昌起义:武装斗争的开始 展示: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情境,概括南昌起义发生的背景。) 过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反动派赶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到,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决定以俄为师,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于是发动了南昌起义。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提炼的“南昌起义”要点。 学生:回答问题。 展示:南昌起义进军路线。 思考: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还要南下广东? 展示: 材料一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 学生:讨论回答。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学生: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若学生没弄清,教师再进一步去讲解。) 教师:南昌起义被迫转移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学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教师:⑴南昌起义是中共认识到武装起义的重要性后发动的第一次起义,因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⑵北伐战争时期的军队主要出身于黄埔军校,领导权掌握在国民党手中。直到南昌起义爆发,中共才拥有自己的军队以及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因此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为纪念南昌起义开辟的新时期,8月1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过渡:南昌起义的硝烟尚未散去,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这是一间不起眼的会议室,普通的桌子,简单的几把椅子,却向我们讲述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学生:⑴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⑵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二、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教师: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积极发动农民和工人、革命士兵,组织武装起义,包围并占领大城市,进而夺取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出路之二。秋收起义就是发动农民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