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8120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366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历史,10课,五四,爱国,运动
  • cover
课题: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教具:多媒体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真正彻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先进政党的领导,从此,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课程标准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弟弟啊、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注意前后知识的的联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共青团团歌》歌曲并配合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80多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说明: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气氛。)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 革命前夜———山雨欲来 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满布阴霾。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将席卷中国。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 思考:⑴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 ⑵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 ⑶结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弱国无外交。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英、美、法和日本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教师:巴黎会议作出的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是中国蒙受更大耻辱的的决定传到中国,传到北京,中国人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一场震惊世界的,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般喷发了。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的设计,及时了解学生对五四运动原因的掌握情况,为下面问题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第二篇章 五四丰碑———感动中国 教师:这是一段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历史。 1、爆发: 播放:《五四运动》片段。 思考:1、领导这次运动的人物都有谁? 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3、由这些口号可以看出人民把斗争矛头对准了谁? 学生: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 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 教师:“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将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口号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学生:维护国家主权,收复国家领土———爱国;宁死也要斗争到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