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8134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26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师,原创,人教,八年级,上册,1课
  • cover
课 题: 人民教育-出卷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四环节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硝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与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的电影片段。 说明: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历史,感受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 教师: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史,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逐渐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政治民主而不断斗争,直至革命胜利主线;另一条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主线。这两条主线相互交会,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近代史的开端从哪里开始呢,学完本课我们就会知道了。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民族之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塑像,在福建省福州市澳门路,有一座林文忠公祠,建于1905年。1961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林则徐纪念馆。馆内“树德堂”中祭祀的林则徐塑像。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或搜集的历史资料简介林则徐,谈谈自己对林则徐的看法和感悟。 教师: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正因为有这些民族英雄的壮举,才铸就了中国的民族之魂。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虎门销烟》的片段,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阅读教材,充分交流。 教师归纳: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值 中国输英总值 入超 正当贸易值 鸦片贸易值 总计值 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250万 学生:阅读《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学生:动脑筋: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学生讨论后归纳。 教师小结: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隐,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话:“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的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该严格限制国内消耗;而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说明:使学生了解 19 世纪初中国和英国的情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