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人民教育-出卷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 教 具:多媒体 新 课 标: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学会运用时序和地域、原因与结果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史实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鸦片战争史实的了解,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罂粟花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的果实有什么作用? 同学们:…… 教师总结:罂粟俗称大烟花,它的果实经过加工后可制成药材鸦片。鸦片可以作为麻醉剂使用,但是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一旦吸食容易上瘾,使人面容憔悴,骨瘦如材,无精打采……对人身体危害极大。19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为了牟取暴力,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并因此发生了鸦片战争。鸦片在160年前给中华民族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罂粟花是美丽的,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这真是“最美的花,罪恶的果。”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国难之始———鸦片的输入 1、英国的鸦片走私 教师:(投影)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比较18世纪以后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 中国(清王朝) 英国 政治 仍处于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吏治腐败 资本主义社会;君主立宪制 经济 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成为世界工厂 科技文化 文化禁锢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自然科学的发展基本停滞 “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推动科技革命 军事 军备废驰 不断对东方发动侵略,已建立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 说明:对于英国的发展历史,教科书上还没有涉及,学生通过对表格的学习,从而对英国历史有了初步粗略的了解。 学生思考并合作探究:这个表格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说明了中国落后了,英国比中国强大、强大的英国确定了对中国侵略的战略…… 教师:那么英国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同学们: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阅读第一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 (1)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扭转中英贸易中的逆差地位。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鸦片之危害 教师出示《炮子谣》: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展示:吸食鸦片及毒品图片 学生阅读观看并思考:鸦片输入有何危害?生活中我们对吸毒现象应抱有什么态度? 学生回答:(1)白银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严重催产吸食者的体质。(3)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态度: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设计意图)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