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38141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03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师,原创,人教,八年级,上册,4课
  • cover
课 题: 人民教育-出卷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 课程内容: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 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回顾第1—3课内容。 过渡: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历史,每一次灾难都撼动我们的心灵,每一段耻辱都让我们铭记于心。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还有多少惨痛的经历令人深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篇章:贼子野心———危机海上来 出示图片资料“日本地图” 出示文字资料“日本国情” 岛国,人多,地少,市场狭小,资源缺乏。 材料: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 ———日本明治天皇 教师:日本明治维新后有何变化? (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___大陆政策 教师:大陆政策的提出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日本的野心是称霸世界,并且规划了侵略的具体步骤) 材料: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 材料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通过分析材料,教师总结:日本的目的是称霸世界,对于战争是蓄谋已久;而清政府则是军备废弛毫无防范,统治日趋腐朽。 过渡:尽管清政府腐败不堪,然而不屈的中国军民却演绎了一场感天动地的英雄悲歌。 第二篇章:烽烟四起———攻掠急先锋 对照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说明: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教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不屈的英雄,讲一讲甲午中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播放“邓世昌迎战敌舰” 视频 教师:光绪帝曾为他写下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 (2)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过渡)日本把侵略的目标首先对准了中国,而此时的中国国内的形势及清政府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材料: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赴朝,李鸿章复电说:“我再添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