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1095

古诗诵读2.江畔独步寻花 课件

日期:2025-10-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545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课件
  • cover
课件24张PPT。江畔独步寻花江 畔 独 步 寻 花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尝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作者介绍资料宝袋 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写作背景资料宝袋独步寻花: 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黄四娘: 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 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时时:时常。 自在:自由,无拘无束的 。娇:可爱的。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啼:(某些鸟兽)叫声。字词乐园①第一遍读古诗,要读通诗句。 ②第二遍读古诗,要读准节奏。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③第三遍读古诗,要读出感情。(借助图画和注释,想想诗的意思,争取把蕴含在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预习检查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课文解析黄四娘家花满蹊,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千朵万朵压枝低。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了。留连戏蝶时时舞, 第三句“流连戏蝶时时舞”:“流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流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流连”起来。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流连忘返。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艳丽的,则不多见。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艳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的花儿把花枝都压低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舍不得离开的蝴蝶时时起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结构梳理江畔独步寻花花满溪 压枝低 时时舞 恰恰啼生机活力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 花 蝴蝶 黄莺 主题概括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吧。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 拓展提升 你能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吗? (注意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改写例文:  今天,阳光明媚,杜甫正要出门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