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6660

2017届人教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特训:选4-1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32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7届,政治家,杰出,古代,人教,特训
  • cover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2016·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选摘自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 材料二 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注: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12分)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13分) 答案 (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 (2)事件:焚书坑儒。 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第(1)问,先依据材料总结出秦始皇的事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第(2)问,实际考查对“焚坑事件”的评价问题,“要商量”是指毛泽东对郭沫若全面否定“焚坑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全面地分析,又要指出其危害,也要看到其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2.[2016·保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永徽六年武氏立为皇后,至武后卒年为止,录取进士为1157人,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进士的5.6倍。天授元年十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唐大典》曾记载有:“武举以七等阅其人。”其内容为:“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与举重。”《新唐书》中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以实,乃命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等第判之,判之糊名,自此始也。”“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武则天当政期间国内出现了“广开庠序,大敦学校,服膺训典,尊尚师儒……四海之内,靡然成风”的文治局面。 材料二 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说:“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清代赵翼谓其为“女中英主”。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很多功绩都没有提,只保留了十五件大事:杀王皇后、萧淑妃;贬褚遂良、韩瑗;阻止李治亲征高丽;杀上官仪;泰山封禅;杀惟良、怀运;杀贺兰敏之;封赏武承嗣;令王公以下皆习《老子》;每岁明经,准《孝经》、《论语》策试;为母服齐衰三年;杀周王显妃赵氏;鸠杀太子李弘(传说,存疑);贬郇王素节;废太子李贤。历史学家孟宪实说,司马光所处的北宋,皇后、皇太后的权力很大,女主问题很严重,为了防止她们效仿武则天,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故意妖魔化武则天,弱智化唐高宗。 (1)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怎样的科举政策?(10分)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看待对武则天的评价?(15分) 答案 (1)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设武举,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设殿试;创糊名。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武则天对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应给予肯定;历史人物评价应该综合其历史事迹进行全面辩证评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带有政治目的的评价是不客观和不真实的。 解析 第(1)问,考查武则天对科举制的改革,把握录取名额、考查内容、考试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