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8772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941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
  • cover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昳丽(yì) 衣冠(guān) 窥镜(kuī) 间(jiàn)进 2.找出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 意思:仔细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2)战胜于朝廷:意思是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他国家。 2.一词多义辨析 3.词类活用解释 (1)朝服衣冠。 活用词语:朝 解释: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活用词语:美 解释: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活用词语:面 解释:当面,名词作状语。 4.古今异义区分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空间、区域 (2)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今义:讽刺,侧重揭露、批评或嘲笑 三、作家作品 刘向(约前77—前6年),《战国策》的编订者,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江苏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主要活动在元帝、成帝时代,曾任光禄大夫,受命收集整理经传诸子诗赋为书籍,写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著有《新序》《说苑》《烈女传》等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1.邹忌劝谏齐王是源于一件家庭小事,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妻、妾、客都是如何回答的?这三种回答在感彩上是否相同? 点拨: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妾的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用了感叹语气,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客人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2.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点拨: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上,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现身说法,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百姓进行类比,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开明,是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3.核心图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邹忌(zōu) 昳丽(yǐ) 雄辩(biàn) B.孰与(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 C.窥镜(kuī) 期年(qī) 纳谏(jiàn) D.间进(jiān) 旦日(dàn) 规劝(quàn)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旦日,客从外来(  ) (2)暮寝而思之(  )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4)期年之后(  ) 3.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时时而间进 B.臣之妻私臣 C.徐公来,孰视之 D.上书谏寡人者 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 A.臣之妻私臣 B.今齐地方千里 C.形貌昳丽 D.齐国之美丽者也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该书是_____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_____编订为_____篇,着重记录了_____。文题中“讽”的意思是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