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8932

15.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974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 cover
课件27张PPT。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到63年前,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用心去感受一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了追求真理、反对独裁而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最后一次讲演15记叙性散文(难点)学会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和语言的感彩。 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重点)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 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诗集有《红 烛》《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中的《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七子之歌?澳门》用作主题曲。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中的《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七子之歌诬蔑   蛮横   恐怖 挑拨离间 召开 卑鄙 卑劣mièhèngkǒngbōzhàobǐjiànlièwū( )蔑 tú( )杀诬屠1.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赋予: 3.发扬: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 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 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 6.挑拨离间:品行低下,不知廉耻。搬弄是非,破坏团结。给与。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1.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实例帮 助说理,试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答案】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谎言不攻自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文章第三段中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先生被害惨案,赞扬昆明青年学生和李先生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的险恶用心。 2、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 末日来临的?【答案】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 个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