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49575

27.周公诫子课件(含视频)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011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7.周,公诫,课件,视频
    课件38张PPT。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议论文周公诫子27(重点)(难点)把握课文内容,领悟选文主旨,学习言简意赅的写法。 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韩婴,西汉“韩《诗》学”的开创者。燕 (治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本文是周成王将鲁地分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后,周公对儿子伯禽的谆谆告诫。周公姬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姬旦就很孝顺,仁爱。后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曾沐浴一次三次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无微周 公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果然病好了。 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 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又相天子 一饭三吐哺 德行宽裕 守之以恭者 守以畏者 聪明睿者 桀、纣是也xiàngxíngtǔ bǔgōngwēiruìjié zhòu 周公jiè( )子 lù( )位尊盛 可不慎yú( )诫禄欤(一)通假字 1.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畏”通“威”,威严) 2.子无以鲁国骄士(“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德行宽裕 古义:宽大,宽容。 今义:宽绰富余。 2.守以俭者 古义: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今义:节省,不浪费。3.由此德也 古义:奉行,遵从。 今义:缘由。 4.守之以浅者,智 古义:浅陋。 今义: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 5.聪明睿智 古义:明察事理。  今义: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三)一词多义 1.骄:方虚骄而恃气(骄傲,形容词) 子无以鲁国骄士(怠慢,轻视,动词)2.士:子无以鲁国骄士(人才,名词)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名词) 3.于: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在,介词) 成王封伯禽于鲁(给,把,介词) 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介词) 见笑于大方之家(被,介词) 4.然:天下物皆然(这样,代词) 然一沐三握发(可是,连词)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样子,助词)5.以:子无以鲁国骄士(因为,介词) 守之以恭者(用,介词) 6.德:德行宽裕(道德,名词) 其德全矣(指精神,名词) (四)词类活用 1.一饭三吐哺(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2.又相天子(名词用作动词,辅佐) 3.子无以鲁国骄士(形容词用作动词,怠慢,轻视) 4.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使动用法,使……灭亡)(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点拨:“……者……也”,表判断。 (2)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点拨:“……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守以畏者。 点拨:介词短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畏守者”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