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57409

2017年春人教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作业课件:第5课 三大改造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271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7,年春,人教,历史,八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32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释疑解难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何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2.三大改造的实质和评价 (1)实质: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 (2)评价:①三大改造实现了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是很适当。3.为什么中国政府采取和平赎买政策? 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①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②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易混辨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土地改革是把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私有性质没有改变;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的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 的需要。 2.方式:引导个体农民参加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过程 (1)1953年开始,1955年全国掀起 的高潮。 (2)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业化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手工业的分散经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 。 3.结果: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方式: 。 2.过程:1954年开始,1956年初,出现了 的高潮。 3.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赎买四、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时间: 年底。 2.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局限: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956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1.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先从哪个方面开始(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官僚资本主义AA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经济的性质是(  ) A.个体经济 B.私有经济 C.私人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