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2.古文二则 执政,掌权 借口 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 重新 踢,蹬 怨恨反叛 残杀、残害 自己奋起(反抗)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得重新看待了,兄长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 (2)遗民既遭残贼。 沦陷区的人民已遭到残害_。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您如果能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甲】《孙权劝学》全文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D 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A 6.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 (2)何异断斯织乎? 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2016·天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 937卷,11 095册。 年幼 回答 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9.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