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6757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89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关注自然 忧患意识 2.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1)酬和 (2)狩猎 【出处:21教育名师】 (3)美味佳(yá0) (4)相形见(chù) 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 们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③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 坦了,增多了树木花草。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④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1)第①句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 (2)第②句有一处搭配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 。 (3)第③句语言结构不合理,不顺畅,应改为: 。 (4)第⑤句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应将 改为 。 4.默写填空。 (1)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李商隐《无题》) (3)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21教育网 (4)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作者观察景物精细入微,并暗示早春景色的句子 是: , 。 诗歌抒发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家的惆;而范仲淹《苏幕遮》有“ , 。 5.名著阅读。 (1)罗曼·罗兰是 (国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 、 和 三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来源:21cnj*y.co*m】 作者罗曼·罗兰为什么要把这三位伟人放在一起做传? 答: 古诗文阅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见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佛。【版权所有:21教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伐竹取道 道: 佁然不动 然: 以其境过清 以: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 (二)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呜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 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鲜 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②。又北曲行纡余, 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 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结好事者求之得以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注释】①渴:袁家渴,柳宗元永州游玩之地。②倏鱼:快速游动的鱼。③庥:休息。④俾:帮助。 9.下面选项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卒人于渴 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睨若无穷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予从州牧得之 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D.故累记其所属 两狼并驱如故(《狼》)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答: 11.请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 摇 其 巅 韵 动 崖 谷 视 之 既 静 其 听 始 远 作者发现石渠后都做了哪些工作?(用原文回答) 答: (三)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