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67896

16 短文两篇 爱莲说 课件+视频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30421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短文,两篇,爱莲,课件,视频
  • cover
(课件网) 16 短文两篇 爱莲说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基础知识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重点) 2、理解文章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难点) 3、感悟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作者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人们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爱莲说》: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来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任南康知军。他清廉正直,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南康后,在知军衙门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每当公余饭后,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于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题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注意生字字音: 蕃( ) 淤泥( ) 清涟( )  濯( ) 噫( )  亵玩( )  鲜有闻( ) fán yū lián zhuó yī xiè xiǎn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爱莲说》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文言文翻译指导: (1)落实重要实词。落实重要实词是文言句子翻译的重点,对句中出现的重要实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2)把握句式特点。主要考查内容: ①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句型的理解翻译能力; ②对文言文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被动句式的理解翻译能力; ③对语段中重要的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的理解翻译能力。 (3)领会语句大意。 ①根据上下文衔接,理解语句大意; ②根据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体验,理解语句大意; ③根据事件的发展,理解语句大意; ④结合现代用语习惯,理解语句大意。 原文:①水陆草木之①花,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自③李唐④来,世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爱莲说》 原文:予⑤独⑥爱莲 之⑦出淤泥而不染,濯⑧清涟⑨而不妖⑩,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 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但不可以贴近玩弄。 ①之:的。②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③自:自从。④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⑤予:我。⑥独:只,仅仅。⑦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⑧濯:洗。⑨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⑩妖:美丽而不端庄。 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香。益:更加。 亭亭:高耸的样子。 植:立。 亵玩:玩弄。亵:亲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