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72120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四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件(一等奖,共43张ppt)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286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ppt,43张,一等奖,课件
  • cover
课件43张PPT。 歌曲反映了怎样的主题?这一主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为了完成这一主题,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努力?一、回忆篇———但悲不见九州同”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之香港问题 统一问题的由来一、回忆篇———但悲不见九州同” 统一问题的由来之澳门问题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一、回忆篇———但悲不见九州同” 统一问题的由 来之台湾问题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失利的国民党败逃台湾,从此造成两岸60多年的隔绝。 通过对统一问题的回顾,思考:台湾、香港、澳门三地问题的产生有何不同?概括其本质。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二、构想篇———位卑不敢忘忧国”1.“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2.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3.你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2.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提出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在中共中央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使得“一国两制”成为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具有法律效力。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及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如可保留军队,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①“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②“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③“两制”分别指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④“一国两制”在对台湾与港澳地区政策是否完全一样?3.“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香港问题→中国、英国统一问题 恢复行使主权澳门问题→中国、葡萄牙台湾问题→大陆、台湾外交内政想一想?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主体前提和基础补充一国两制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大陆港澳台保留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三、实践篇———紫荆花放满园春”香港回归(1997年)中英会谈1982联合声明1984胜利回归1997.7.1决定于1997.7.1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磋商香港回归历程(1997年)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材料一: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材料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