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7223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37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八年级,上册,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cover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见《状元导练》。 2背景链接。 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利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某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到一间半。新宅位于德胜河,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环境还不错。刘禹锡也没有计较,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其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3文体知识。 铭古代刻在金属或碑石等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试读,正音正字。(幻灯片展示生字生词) 陋室(lòu) 德馨(xīn) 苔痕(tái hén) 鸿儒(hóng rú) 案牍(dú) 诸葛(ɡě) 蜀(shǔ) 陋室铭(míng)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再选两位学生单独朗读,其余同学评点,一边朗读,一边纠正。 4同学们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语气,感知大意。 四、归纳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1)山不在高 (在 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2)惟吾德馨 (馨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今义:芳香) (3)可以调素琴 (调 古义:调弄 今义:调动) (4)无案牍之劳形 (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 (5)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古义:管、弦乐器 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2一词多义。 (1)之 无丝竹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 (倒装标志,不译) (2)往来 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3)是 斯是陋室(判断词) 当是时(这个、那个) (4)名 有仙则名 (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3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2)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3)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长到……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4)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5)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道德美好高尚) (6)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