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一、选择题 1、祁连雪峰耸入云,草原儿女多奇能。炼丹修道沥肝胆,应时而出惊世闻。这是张爱萍将军为赞颂而作的诗( ) A、民族区域自治 B、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变化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C点拨:“祁连雪峰”点明地点是西北地区;“炼丹修道沥肝胆”赞扬科技人员为研制核武器的奉献精神;“应时而出惊世闻”说明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震惊世界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应为 C。 2、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 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声音清晰洪亮。这是描述发射成功的情景( ) A“东方红一号” B“风云一号” C.“神舟”一号 D.“实验一号” A点拨: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离开发射架,带着“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直冲云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描述“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景象。 3、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名称是( ) A.“第二炮兵” B.“种子炮兵” C、“战略火箭军” D.“战略空军 A点拨:此题考查对重要名称来历的认识,应该通过合作探究,查明其来源。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观看导弹发射,并看望国防科技人员和发射部队官兵。 在听完导弹团团长的介绍后,他风趣地说:“‘地炮’(地面炮兵)为一炮,导弹火箭就为二炮喽!”因此,我国导弹部队又名“第二炮兵”。 4、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首词是张爱萍将军赞颂“两弹元勋”而创作的 ( ) A.钱三强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袁隆平 C点拨:原子弹 和氢弹的研制起步后,大批的科技人员参加到核武器研制和核工业建设的攻关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就是这些科技英雄的代表。 5、1966 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组建,现在装备了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 核武器,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 A、瞄准日本和美国领土 B、反击敌国空中的入侵 C.为台湾回归准备军事力量 D.实施核反击 D点拨:中国拥有核武器的目的不是进攻,而是为了防御,故正确答案应为D项。 6、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D点拨:导弹部队组建的目的是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因此,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应是导弹部队。 二、综合题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1966年10月,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地进行了核爆炸,实现了导弹和氢弹的结合。() (2)“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 (1) ×(2) X 点拨:此题应该注意细节的差别。(1)1966年10月,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地进行了核爆炸,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2)“两弹一星”指的应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应用卫星的种类多,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 材料二:每年在气象卫星上投2亿美元,就可避免20亿美元的自然灾害损失。 材料三: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现在,美国的一切军事行动几乎都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装备至每一个参战单位甚至个人;被击落的飞行员利用GPS报告自己的准确位置,从而被迅速营救;地空导弹、巡航导弹采用GPS精确制导后,精确打击能力成倍提高。 请完成: (1)从上述卫星的介绍中,你觉得卫星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对一个现代主权国家而言,如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