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74801

23.马说 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3533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马说,同步,练习
  • cover
23.马说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1)祗辱( ) (2)骈死( ) (3)槽枥( ) (4)一食或尽粟一石( )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或尽粟一石: (2)虽有千里之能: (3)才美不外见: (4)且欲与常马: 3.翻泽下面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2)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3)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 (4)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5)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 (6)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 (7)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 5.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食之/不能尽其材 6.文章采用 写法。其中“食马者”指 , “千里马”指 ,“伯乐”指 。 (一)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1教育网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cnjy.com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秦穆公谓伯乐日:“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21·cn·jy·com 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释】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 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 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不外见”, 但其根本原凶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 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 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郭处士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滑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必三百人 必: (2)宣王说之 说: (3)好一一听之 好: (4)处士逃 逃: 2.齐宣王与齐滑王听人吹竽的方式有何不同?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就出白这个故事,请试着谈谈这个成语在今天讽刺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