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85700

九下苏教语文第3单元第11课台阶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26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下,苏教,语文,单元,11课,台阶
  • cover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 台阶 一、【教学目标】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理解“台阶”的意蕴。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其为理想不辞辛劳的精神。 2. 难点:理解台阶与人的地位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人的尊重需要心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写的也是一位父亲,并且也是儿子眼中的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大家就随我一起去看看。 2.走近作者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台阶,羡慕不已.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仅仅是因为羡慕?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中心句 换句话讲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3.父亲为建造新屋做了哪些事情? 拣砖 拣瓦 拣石头 存角票 种田 砍柴 编草鞋 踏黄泥 房子造好了父亲也老了 4.文章脉络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为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为什么新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