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过程与方法: 使用PPT,识图图片和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自主学习法、讲述法、归纳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我党创造性开辟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意义。 2、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难点: 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导入新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资料仍归私人占有。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一化三改造”的伟大历程。 (二)、新课: Ⅰ、过渡时期的含义及过渡时期总路线 1、含义: 2、总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变社会主义共有制。 Ⅱ、“第一个五计划” 1、分析制定计划的原因。(结合图片、数据)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哪年到哪年? 3、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什么?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4、成就 (结合P21的成就 示意图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图片 Ⅲ、“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本节由学生自学归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1、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2、三大改造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的?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5、三大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后再讲,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提问: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2、我国社会主义还是不是初级阶段,为什么? 通过解决以上两题,可以得出: 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过渡时期是指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既然实现了这种转变,那么过渡时期就当然结束了,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总结: 我党在建国初期,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探索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难免存在不足。这说明我们前进的路是充满挑战和机遇。党在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同学们,你们是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重任,要努力学习,胸怀大志, 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