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2698

7.2 力的合成 表格式教案3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1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合成,格式,教案
  • cover
7.2 力的合成 教案 课题 力的合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通过实验探究,获知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合成情况。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直到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2)学会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学习。(3) 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试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 难点 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替代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书中的帆船,知道为什么用许多帆吗?知道书中的蚂蚁这个图表达的意思吗?给出合力和分力的定义。猜想: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有什么规律呢?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规律。实验 练习:(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8N和3N,那么他们的合力最小是( )A.11N B.8N C.5N D.3N (2)弹簧测力计下挂有重15N的物体,当用手竖直向上托住这个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手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是( )A.10N B.5NC.15N D.20N (3)有两个力,分别为8N和3N ,则合力可能为( )A.11N B.4N C.3N D.5N 创设问题情境:你能回答吗?引导学生正确回答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完善。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实验方法:钩码法—书中方法弹簧测力计法(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橡皮筋)设 疑 思考后回答积极踊跃回答、相互交流、补充。让学生猜想。设计、补充。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记录数据,得出结论。F=F1+F2F=F1-F2回答、交流、补充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 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观点、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循序渐进、使学生自己得到合力的定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动脑猜想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掌握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多法归一)检验学生的认知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