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3964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940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青铜器,甲骨文,课件
  • cover
课件23张PPT。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 青铜文明: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 青 铜:是铜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制品。小知识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磨制石器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5、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互动学习1):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制 造业的特点?原始社会末期距今4000多年齐家文化遗址商、周时期四羊方尊、司母戊方鼎4、用途与功能:饮食、祭祀、军事。 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司母戊鼎在一九三九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该鼎为立耳、长方形腹,四柱中空的大方鼎;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据最新测定,司母戊鼎高一点三三米,长一米多,宽八十厘米,重八百三十二点八公斤,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也是世界上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中的杰作,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该大方鼎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羊方尊的方形尊口像一只最大弧度张开的喇叭,乍看上去,好象一个巨大的屋檐。由此看来,这件青铜器的上半部分圈套,可却没有给我们头重脚轻的感觉。 再细看一下,青铜器上的花纹。四羊方尊通体遍布了多种纹饰,精美而细致,我们也看到,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凸起的棱脊,这棱有什么作用吗? 因中间分铸有四只大卷角羊,分布在方尊的四角,并突出在尊外。这个造型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缓解了该青铜器因“头重”面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压力。 这棱脊用来掩饰合范时产生的对合不正的花纹,同时,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请根据你们的感觉谈谈其中的奥妙。 司母戊鼎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能冶炼 铜12.5千克,铸 造该鼎需要70多 个坩埚。 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规模大酒  器盥水器乐器铜镜食器兵 器农 具特点二:品种多蕉叶形 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三、工艺精美四、铸造技术高(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以现有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有经存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2、甲骨文发现于什么时候?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