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695135

第四课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日期:2025-05-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695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第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
  • cover
课件27张PPT。上堂回顾 我们应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学习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2、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3、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34-36思考: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与表现  中学生小光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郭老师在班会上批评小光不努力,筒直比猪还笨,小光在座位上小声申辩,郭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罚他面壁而站。对这件事众说纷纭。  你的看法呢?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1)、我赞同王律师的看法,郭老师的行为是一种侮辱、体罚学生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人格尊严。 (2)、如果我是小光,这种做法会伤害我的自尊心,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会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并由此产生对老师的怨恨。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与表现 含义:人格尊严权是指每个人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表现:有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A  权、B  权、C  权、D  权名誉肖像姓名隐私侵犯人格尊严的后果 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侵权后果相关法律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35-37思考: 2、名誉的含义?良好名誉有何作用? 3、我国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的原因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如:诚实或奸诈、善良或邪恶、正派或卑鄙、精干或笨拙、真诚或虚伪等。2、名誉的含义那么,良好的名誉有什么作用? 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好的方面)可以使我们:①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②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③获得经济利益。P36 良好名誉的作用 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银行对有良好信用的客护放宽贷款条件事例说明了?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除了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信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更多的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P36 中学生大江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优良。师生公认他是正直、富有爱心、能力强的好学生。但是英语考试后,同学小明却告诉班主任和一些同学:“大江考试作弊。”有的同学因此指责大江不诚实、虚伪,大江听后非常难过。老师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小明所反映的问题完全失实,小明最后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嫉妒才这样说的。 事例分析: 问: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什么?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小明污蔑大江作弊一事,在同学中议论纷纷:大伟小敏小辉大江 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污蔑成骗子,以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