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98515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草原》鲁教版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240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草原,教版
  • cover
《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学生分析: 《草原》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以他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要内容写的一篇游记。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深入认识,展示了民族大团结的优美画卷,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热爱边疆人民,体会民族友谊深厚的情感。学习情景交融。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由于我们山东地处丘陵、平原地带,缺乏对草原的直观认识,所以课前的调查、资料的储备显得非常必要,而学生对于自己没有多少了解的草原,也非常有兴趣。 教学理念: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因此要以课件为依托,给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从而激起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个性化的诵读与合作探究的结合的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个性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从学习优美的语言出发,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品读优美语句,学习课文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优美语句,学习课文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1)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2)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句、文章。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在祖国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戈壁和草原。说到草原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好多同学都去过,那现在让我们穿越回去,来共同享受草原的美好时光吧!(照片配乐播放《梦见草原》)多么美好的瞬间呀!谁来谈谈你去的是哪里的草原?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看来草原真是个好地方!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吧!上课!我们用照片来锁住对草原的美好记忆,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却用文字来记录草原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看看预习单上的任务你都完成了吗? 1、同学们看看这些词句你都会读了吗?(指名读) 渲染 勾勒 低吟 迂回 羞涩 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2、我们跟随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给画面加个小题目。 (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惜别) 是呀!把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先讲了草原美丽风光、接着是喜迎远客、主客联欢、最后是依依惜别。文中还有一句诗同样也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一起读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中心句) 在你预习课文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时你是怎么想的?(生谈初步理解。)是呀!老舍先生是多么留恋美丽的大草原呀!草原上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请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情景交融” (一)1、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有的同学还一边读一边写写画画,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真会学习。你找到了哪些景物?(跟随学生所说画出、张贴出景物) (师有感情地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真美呀!有蓝天白云,有草地、小丘,还有羊群、骏马和大牛。 老师这样说你能感受到草原的美吗? 你想怎么来形容这些景物的美? 那我们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描写这些美景的?谁来为大家读读?真美呀!老舍先生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美在哪里? 2、品读优美语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生读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