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16759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课件(30张ppt)+视频

日期:2025-11-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94549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30张,课件,教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
    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要求: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应对本课内容重新整合以后利用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 学情分析: 学生虽听说过邓小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其实对其理论并不了解,对社会主义等概念也并不了解,而现实生活又使得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着很多疑问,所以本课应该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理解理论性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的基本史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天的故事环节和“我眼中的邓小平”活动认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图文视频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2、采用设疑引思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3、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导渗透,积极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的故事》导入:从歌曲引出邓小平,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课: 春天的故事篇章 引路领航 设计蓝图 邓小平是怎样引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他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 1、1978年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开放 展示图片,抛出问题:你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邓小平的什么决策有关吗? 过渡: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推动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时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然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挑战和问题。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遇到了什么问题? 2、1979年 立场坚定不忘本———四项基本原则 利用一组漫画,解释资产阶级自由化现象及其概念 说明针对这一思潮,邓小平于1979年3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明确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作用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3、1982年 立足国情开新路———党的十二大 抛出问题: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又提出了新的思想。是什么新思想呢?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释概念,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