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25151

山东省泗水县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393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泗水县,2016-2017,学年度,学期,高一
  • cover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分)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用来说 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宫足 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 C.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吕氏春秋》载:“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 了地理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 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A.加强农业管理 B限制人口流动 C灌输法制观念 D.强化社会管理 3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到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 要大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 签订 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4.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 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 料反映出 A.南宋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业的繁荣推动农业商品化 C.官营商业还渐成为市场主导 D.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 许倬云在《汉代农业》中说:“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 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 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这表明汉代 A.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联 B.政府已经开始放弃抑商政策 C.商业贸易的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 D.统治者推行农商并重的经济政策 6.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繁荣,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 官员牒补列将,甚至能升于朝籍。这种状况说明此时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 C.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 学者余英时先生考证过,“在唐宋读书人的文章里,看不到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 但明代中叶以后,商人在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宜称 “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这种士人与商人关系的变化是 A.自然经济瓦解的反映 B封建制度衰亡的写照 C.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观 D.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证 8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 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 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问接造成 A.土地兼并的缓解 B.自耕农的衰退 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 D.商品经济繁荣 9.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 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B.区域经济分工日益突出 C.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10.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以至于有学者把其称为“前 近代时期”。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大量瓷器投放市场 B.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高 C.制瓷业内部分工精细 D.出现大规模的制瓷工场 11.鸦片战争后有人记载:“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 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 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人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B.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 C.传统手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D.中国市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 2.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