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5305

天津市河北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595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天津市河,北区,2017届,高三,复习,质量检测
  • cover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成正确的一组是( ) A.颠簸b ǒ 烘焙péi 良莠不齐yǒu 月晕如风,础润知雨chǔ B.横行hèng 鹧鸪zhè 掎角之势jī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zhūn C.请帖tiě 迁徙xī 退避三舍shè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sāi D.翌日lì 信札zhá 抵掌而谈zhī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x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九洲 风采 厮混 再接再厉 无事不登三宝殿 B.踯躅 泄密 详和 世外桃源 八杆子打不着 C.文身 伫立 家俱 金榜提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D.影碟 权力 界限 墨守成规 打破砂锅问到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想要新课程取得成功,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B.“中国游客大闹曼谷”的新闻这两天被国内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的中国游客被指责“丢了中国人的脸”。 C.地球几乎无时无刻都有受到太空陨石撞击的危险,但是人们不用担心,因为只有那些较大的陨石才会对地球造成伤害。 D.爱美的女性一遍遍抹上防晒霜,出门也要打一把遮阳伞,在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 4.2016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观念。下列诗句中,不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一项是( ) A.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立春 B.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谷雨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 清明 D.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立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已出现,《诗经》中也有关于霾的记载,说明霾很早就有了,并非现在才出现。    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的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 天文志》中对霾有确切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搜罗史料,我们发现古代关于霾的记载,通常并不使用“霾”一词,而是仅描述现象,如《汉书》中的“蒙黄浊”“蒙,微而赤”。也偶有直接用“霾”字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再如,《清史稿》载,康熙六十年,“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    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    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有“灾异谴告”之说,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方针进行反省。《汉书》记载:“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