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 地球公转 教案 课 题 地球公转 总课时数 1 第1课时 教 学目 标 1、 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设计方法 重难点: 攻破难点,不同方位的太阳直射概念。突出重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了解五带和24节气。 设计:提出问题—观察分析—结论方法:观察、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地球公转轨道1、地球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它的公转轨道是如何的呢?2、学生阅读书本,模拟地球公转轨道,并用简图表示出来。3、思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否一样?4、学生模拟实验。5、学生汇报: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在轨道的一端,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点,距离为1.521亿千米;在另一端,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叫近日点,距离为1、471亿千米。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地球以赤道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当北半球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却是冬天,思考地球与太阳的远近是不是造成冬冷夏热的原因?2、了解太阳照射角度。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 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 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四、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了解24节 气的概念与四季的关系 1、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六、 总结、扩展思考?你知道为什么4年一润吗? 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另有其它历法计算余、损数值。 布置作业 自主学习第20课,探究技能假设。 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 教学后记 本课由教师演示实验可起到示范的作用,在由学生去描述实验现象,可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既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又进行了自主探究学习,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较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